黄山台《家园》:走进美丽乡村 茗洲
| 招商动态 |2016-10-11
走进美丽乡村——茗洲
编导 江岩
群山耸翠,茂林修竹。绿树环抱,碧水中流。在休宁县的西南部,率水河的上游,有一处小山村,村以茶名,叫做茗洲。
坐落于群山间的茗洲三面环水,村子位于山脚下,依河道的走势呈半圆形。这里是一个以茶竹林为主的典型山区村庄,全村土地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有2万多亩,毛竹林和茶园面积2千多亩。
茗,茶也。茗洲,顾名思义,是一处产茶的地方。关于村名的由来,在村口石碑上刻着一篇茗洲村记,上面这样写道:
“徽州皆产茗,然以茗名村,则仅休宁西部流口镇之茗洲也。为何?此地青山合拱,绿树环抱,碧水中流,自古植茗、采茗、制茗、售茗。茗洲之茗为“屯绿”之极品。
茗洲村地质属于河流冲击形成的沙洲地,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上。这里环境清幽,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常年山雾弥漫,具有“晴天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小气候特点。再加上山里溪涧遍布,林木茂盛,优良的自然生态孕育了茗洲茶所独有的品质,村里自古就有了植茶、采茶、制茶、售茶的传统。
关于茗洲茶,村里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唐朝的时候,有一天沙洲上飞来一只金凤凰,凤凰嘴里衔着一颗种子,并把这颗种籽埋在了沙洲里。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颗种籽在沙洲上生根发芽,竟成了日后茗洲的茶园。
原生茗洲茶树天性高贵,其生长区域周围少有杂树,常与银杏、红豆杉、原生菩提等珍贵树种相伴。茶园终年云雾缥绕,四季百花溢香,优越的自然条件,悠久的栽培历史,孕育出了高产优质的茗洲茶种。
有了上天的恩赐,再加上徽州人的勤劳,茗洲这里曾经富甲一方。“茗茶”作为一个品牌同时也是当地的一张名片,如今已经享誉四方。1981年曾被引种到美国,茗洲村的生态茶园更是连续十八年被欧盟评为有机茶标准核心基地。
走在村里,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村民,背着竹筐,扛着锄头,往对岸的茶园走去。通往茶园的路上要经过一座桥,这是一座十分普通而简易的漫水桥,建造的初衷是为了在汛期可以让山洪漫过桥面,顺利往下游流淌,避免河道阻淤。然而,这普普通通的一座桥,对村里来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给村民祖祖辈辈沿袭下来、一种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划上了句号。
率水出流口,水深过人,满江碧秀。几场大雨,源头水涨,携沙石而下,在茗州外有一个弯道,时日一久,冲堆出了一片沙滩。茗州整个村子就坐落在沙滩后的一块平地上。没有建桥之前,一个村子就靠着一张张竹排与外面的世界相通。上山下田,村民们都是靠着撑排才能抵达对岸,撑排、渡排,是村里修桥之前的一道独特景观。
美丽乡村建设伊始,村里首先就修建了这座便民桥。桥长68米、宽3.5米,总投资86万元。漫水桥的建成让茗州茶农正式告别了300多年世代撑排劳作的历史,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自从2014年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以来,茗洲村前后投资了近一千万元,完成了一批项目工程的建设。建成率水河生态护岸,完成了村、组主干道硬化,建成茗州两座漫水桥和水埠头,安装安全卫生饮用水和路灯120盏,建设茗洲村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和流口区域入口景观工程项目,打造集门楼、景观文化墙、观景平台、休闲广场、公交站台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整个村庄焕然一新,展现出新的活力。
茗洲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茗洲村村中心处原有一个吴氏宗祠,村里人习惯叫它“葆和堂”,曾是这里的精神中心、信仰中心,从明朝开始就是村里举行成年礼、婚嫁丧娶的重要场所,在上世纪90年代被闲置废弃。如今的葆和堂,成了村民的活动中心,每逢大事小情,聚会节庆,这里都是村民聚集的地方。
吴氏家族因为治家有方,它的家规家训被记载下来,成了一部流传至今的著作——《茗洲吴氏家典》。茗洲吴氏家典是根据《家礼》,再结合本宗族的情况,规定了冠婚丧祭的礼节,作为子孙后代需要恪守遵行的法典,其中关于卑幼尊长关系的论述也是家规的一项重要内容。《吴氏家典》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推崇,他们将其视作中国封建社会基层管理的典范,同时也是研究徽商及徽州文化的重要史料。
近年来,围绕着发展山区特色经济的目标,休宁县正着力打造“中国状元第一县”“中国有机茶之乡”和“中国乡村旅游福地”,处于新安江乡村旅游带上的流口区域,具有生态观光、田园风情、乡村度假等旅游资源优势,再加上“率水生态发展轴”的确立,流口茗洲的乡村旅游发展也迎来了良好的契机。
结合着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目前正在着力进行旅游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了“世外茗洲”的旅游开发项目。
从2014年以来,茗洲村围绕着“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三美目标,实施项目25个,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加强环境整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对村庄环境及绿色质量进一步完善并提升,也建成了长效的机制。同时,积极开展乡风文明系列活动,结合着当今文化主旋律,把村里传统的家规文化传承并发扬。继续发展茶竹林等特色经济产业,做强品牌,增加村民收入。2015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9.94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890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茗洲有茗,也因茶得名,因茶而闻名。有山有水有香茗,美丽乡村茗洲,正如同这里的一杯茶,时间越久,越发得馥郁香醇。
黄山广播电视台《家园》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周日公共生活频道19:05
重播周一、周四公共生活频道8:00、11:50; 周三 19:05、21:00